但不是应季的先清理放一边。”
说着,母亲的手还急切地比划着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这不仅是解决库存,也是抢时间夺效益。
文经理听了,手摸着下巴,微微点了点头,眼神里却透露出一丝疑虑:“嗯,想法倒是不错,可这会不会影响正常销售啊?”
母亲赶忙摆摆手,眼含坚定目光:“不会的,经理。咱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弄,而且处理的时候也会小心谨慎,保证不耽误正常买卖。”边说还边拍着胸脯打包票。
文经理思索了一会儿,眼神里终于透露出一丝赞同:“行,那就试试看,不过得抓紧,可别出什么岔子。”
得到经理的同意,母亲和秋姐立刻行动起来。午休的时候,别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休息,母亲和秋姐却忙得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。
母亲弯着腰,双手在那堆商品里快速地翻找,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,眼神专注又坚定,秋姐则在一旁拿着本子认真地记录着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这个可以留着,那个得处理掉。”秋姐一边说着,一边还用笔在本子上勾勾画画。
继续阅读
正忙活着,突然发现有些商品的账目对不上,好像有人趁乱动了手脚。这可把母亲和秋姐急坏了,一边要接着清理商品,一边还得查账,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周围的顾客看到母亲和秋姐这么忙碌,都好奇地看过来。有的顾客小声嘟囔着:“这俩店员可真勤快!”还有的顾客感叹道:“为了让咱们能买到合适的东西,她们也是够辛苦的。”
下班后,其他人都匆匆忙忙往家赶,母亲和秋姐却还留在店里。灯光下,母亲的身影显得有些疲惫,可她手上的动作一点儿也没慢下来。她把一件件商品仔细地分类,摆放得整整齐齐。秋姐也没闲着,一会儿帮忙搬东西,一会儿又拿着抹布使劲擦拭商品上的灰尘,累得气喘吁吁。
等东西归位,基本上接季节分类整理完毕,母亲和秋姐对照排列好的实物与账本对照,连续两个中午一个晚上,
经过一番努力和排查,总算找到了账目出错的原因,原来是一个新员工不小心弄错了。母亲和秋姐这才松了一口气,接着加快清理商品的进度。
一个星期过去了,在母亲和秋姐的不懈努力下,终于有了成效。柜台空出了不少地方,夏季商品顺利上架,卖得还挺好。
秋姐在午饭的时候,擦了擦额头的汗,一脸疲惫地对母亲说:“莲荣,你这主意真行,就是这活儿可把我累惨了。经理有招人的打算吗?”说着,秋姐伸了个大大的懒腰。
母亲放下筷子,认真地说:“我找机会问问。”
没过多久,商业局局长领导来视察,对商店的工作很是肯定。母亲趁机向文经理提出了人员安排的问题。
文经理回应道:“我知道了,刚好领导提过有个部队领导复员,带家属想来,我再考察考察。”
不久,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女金达莱来到了百货组。她身材高挑却略显消瘦,短发有些凌乱,眼角下垂,眼神中透着一股冷漠和执拗。
金达莱自小在贫穷偏远的农村长大,家里孩子众多,常常吃不饱穿不暖。
为了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,她不得不争抢每一份资源,哪怕是小小的一块馍馍,都可能引发兄弟姐妹间的激烈争斗。
她没怎么上过学,仅读过两年书,就早早辍学帮着家里干活。村里人的目光短浅,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,这让她习以为常地认为蛮横和自私才能保护自己。
嫁到城里后,她发现这里的一切都与农村不同,人们讲究文明礼貌、尊重规则,可她却难以适应。看着别人的生活比自己好,她心里充满了嫉妒和不甘,总觉得自己被亏待了。
文经理给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