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我们母子二人便全仰仗将军相护(2 / 3)

,切勿多思多虑。”又说了些安神之法,若再有郁结施针也可缓解。

大抵意思就是这不算是特别疑难之症,主要需要自己身心康健。

宗延黎听着一一点头,想到母亲为了宗延氏如此辛劳,而他们行军在外又惹得母亲担忧,这才致使母亲受此苦难,宗延黎这心里万分不是滋味。

宗延黎让人按照太医所出药方去抓药,亲自送两位御医出府之后,才去见了韩氏。

“你看看,我都说没事。”韩氏略有些无奈看向宗延黎道。

“母亲,这不是小事。”宗延黎却是神色严肃,她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与母亲谈谈。

宗延黎抿唇看着韩氏,抬脚走过去在韩氏面前蹲下,韩氏坐在椅子上看着近前来的宗延黎略微愣住,宗延黎却是伸手牵住了韩氏的手。

那粗劣满是疤痕的手牵住了韩氏的手,她看着这握住自己的手,看着那手上粗粝的皮肤霎时忍不住哽住了,这双手伸出来,连她这个老妇的手都比不得,如何叫人觉得是女儿家呢?

宗延黎如此坚定的握着韩氏的手唤她:“母亲,阿娘。”

“你不必为我思虑,阿娘我是您的孩子,您永远是我敬爱着的母亲。”宗延黎握着韩氏的手放在了自己脸上,她蹲在韩氏膝下微微抬头看向她说道:“这条路是我要走的,我从无悔意。”

继续阅读

“谁说女子便要穿红妆,这身军甲于我而言,便是最好的。”

“阿娘,我谁都不怨,我只要爹娘都陪在我身边,便足够了。”

韩氏再忍不住,热泪涌上万分崩溃,满目泪意颤抖着手抚着宗延黎的脸颊,最后伸手将宗延黎抱入怀中道:“阿娘对不起你,我的孩子……”

宗延黎喉结滚动,微微闭眼压下心中情绪,伸手为韩氏擦去脸上泪水,笑望着她说道:“母亲待我归家,再在母亲膝下尽孝。”

韩氏哽咽点头:“好,好……”

韩氏轻抚着宗延黎的发顶,泪中带笑说道:“阿娘等你回来。”

宗延黎离京的那日恰逢小满,稍有雷雨。

宗延氏府门前,韩氏与宗延茵打伞相送,望着那无视风雨跨上马背的宗延黎,韩氏眼底的哀伤久久未散,她强打起笑颜走向宗延黎,高声嘱咐着:“路上慢些,累了就歇歇。”

“阿兄,这是我给你做的干粮。”宗延茵拿出了油布包裹包着的东西,一股脑的都放去了宗延黎的马背后。

“照顾好自己,若得空了记得给家中来信。”宗延茵紧紧牵住了韩氏的手,已是忍不住湿了眼眶。

她们已经太多次,太多次这样送别宗延黎,送别父亲了。

宗延黎冲着她们点了点头,看着宗延茵道:“阿妹,好好看顾母亲,若有什么难处便传信来。”

宗延茵红着眼睛点头,宗延黎再不多言,深吸一口气拽紧缰绳带着闻年以及一行亲兵护卫离京而去。

韩氏望着宗延黎那远去的背影怔怔出神,宗延茵伏在韩氏肩头小声哭泣,旁边站着的卫松鹤很是心疼,只能安抚似的伸手拍了拍宗延茵的肩膀。

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国,注定缺失了身为子女该尽的孝道。

而此时的庆国,卓康顺自当不会甘心就此失败,欲要卷土而来再战,而国库空无一物,如何筹备军资都是个问题,只能强夺百姓家中余粮,勒令每家每户都需上缴粮食。

这粮食不限于麦谷,还有家中养的鸡鸭,甚至鸡蛋。

更别说牛羊猪狗了。

庆国这如强盗一般的决策终于引起了众怒,可卓康顺不觉得不对,他作为皇帝都能亲自在外督战,而百姓们却连这点粮食都不愿拿出来。

暴乱之下便有杀戮,凡是反抗者皆是被当场斩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