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 考察之中(1)(4 / 6)

男人五十 魏一 3723 字 2个月前

尚等人结成“香山九老会”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,会昌六年(公元846年)白居易去世,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。

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,元末废弃,清康熙年间重修,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,称颂“龙门凡十寺,第一数香山”,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《香山寺二首》,被镌刻在石碑之上,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,已有两百多年了,清末民国初年,香山寺又渐荒芜了,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,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。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,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,被称为“蒋宋别墅”。

解放后,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,如今,为了实施“旅游强市”战略,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,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,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市委、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《龙门石窟区规划》和《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》,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。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,历时100天,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。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,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,对蒋宋楼,乾隆御碑亭,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、保留、保护。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、鼓楼、大雄宝殿,整修了天王殿、罗汉殿、步游道等。

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,一直以来法音绵延,香火炽盛。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,气势磅礴,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,与龙门东山石窟,白园并立,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,光彩夺目的景观。

在导游的引导下,众人来到了观景台。当他们刚刚站稳脚跟时,突然,西山的灯光瞬间亮起,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。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大家和周围的游客们都不禁发出惊呼声。随着灯光的照亮,一个个佛龛刹那间展现在了眼前,仿佛沉睡已久的历史宝藏被唤醒。

整个西山的夜景倒映在伊河中,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。微风拂过,波光粼粼的河水泛起涟漪,微微显现出的雾气如薄纱般缥缈升起,使得夜幕下的龙门石窟显得格外迷人。在夜色的衬托下,它的整个氛围充满了神秘感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。

人们纷纷拿出手机,调整焦距,试图捕捉每一个细节。他们低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,讨论声此起彼伏。有的人惊叹于佛像的庄严和细腻,有的人沉醉于景色的美丽和宁静,还有人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开始询问导游相关的知识。

金诚扶着栏杆,眼睛凝视着西山和伊水,似乎看到了什么令人着迷的景象。他静静地站着,一动不动,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景色。众人注意到金诚的沉默,他们也渐渐地安静下来,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,等待着他开口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但金诚依然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地欣赏着对面的风景。

“呵呵,‘峥嵘两山门,共挹一水秀。滩声千鼓辇,石壁万龛窦。金银佛寺古,夜籁笙竽奏。惟当效乐天,早晚弃冠绶。’开智承平,让人深思啊!”正当众人看向了他时,金诚笑了笑,说道。他吟的是宋代大家苏试的第三子苏过的一首无题诗,全诗准确地表达了作者诗人深深陶醉其中的心境,开头两句是公认的、对龙门壮丽美景极好的写照,但肖岳感觉他的感慨来自后两句,因为任何一位官员,总是要退休的。

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对答。他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了肖岳和董开平,因为在这群人中,名声在外能吟诗作赋的人,也就是他们两人了。肖岳深知还有一个宗华飞也诗赋能手,但他只能用手轻轻碰了一下董开平的胳膊。他应该正在沉思金诚所要表达的深意。

“‘已从招提游,更